近日,“我的公交我的城”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新能源公交示范应用经验交流会在天津举行,各地行业管理部门、公交客运企业、客车制造及零部件企业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宣传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,交流探讨公交发展面临的共性困难和问题。
近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,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,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加,造成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。据环保部门数据显示,城市空气污染约79%来自汽车尾气的排放。既然机动车污染,已成中国空气污染重要来源,那么就应该对这个污染源进行重点治理。如此语境下,全国各地推行“电动公交”,既是对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引领,也体现了政府推进环保的责任担当。
过去,一些城市在面临大气污染时,却一味地采取限制手段,如限牌、限行等,影响了市民出行。事实上,城市大气污染,一方面,与城市机动车数量高速膨胀有关;另一方面,城市对公共交通的长期“欠账”,使人们不得不“高效率”地使用私家车,从而使污染问题更加恶化。可见,城市在治霾问题上,不能总是在给私人用车设限时“腿长”,而在发展公共交通上“腿短”,应遵循“公交优先”的原则。
特别是,推行“电动公交”,将出行人群向电动公共交通疏解,彰显新能源汽车“公交优先”的发展理念。交通运输部3月30日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,截至去年年底,全国共有公交车65万多辆,其中纯电动车占26.3%,比2016年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。公交电动化程度较高的上海、南京,被评为首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;深圳成为全球首个公交全部电动化的城市。可见,发展电动公共交通体系,是解决交通发展与道路、用地矛盾的有效途径,更是推进城市环保的有益实践。
换言之,公交优先,要须“电动公交”优先。一旦到了乘坐电动公共交通,比自驾车速度更快、成本更低、污染更少的时候,人们就会主动选乘电动公共交通,无需加以限制和引导。只有遵循“环保第一”理念,在优先发展电动公共交通的前提下,严格控制燃油机动车,城市环境才能得以明显改善,市民才会主动放弃购买燃油私家车;只有市民出行主要依靠电动公共交通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。